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热点
新闻动态

学校地址:
长沙市开福区福元中路88号

校园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热点 >> 校园新闻 >> 正文

新附中 新教育 | 解码新时代教育密码:探寻初中部办学发展路径恳谈会

2025年03月20日 09:49  点击:[]

——校长有约第五期

 

3月18日,我校初中部全体教师怀着对新时代教育的深刻思考与教育初心,齐聚“校长有约”第五期。恳谈会上,教师们与校领导面对面交流,畅谈育人理念,分享教学智慧,共同探寻初中部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思想的碰撞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教育的共识凝聚成前行的力量。会议由周晖副校长主持。


   思考与探索:从“分数导向”到“生命成长”  


郑阳春老师、庄静老师、陈嘉妮老师分别围绕“课堂教学提质变革策略探究”“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学生评价路径探索与工具开发”三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郑老师提出,新时代语文教学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科融合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四个方面进行课堂方式变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型。


庄老师认为作业设计应注重分层化和个性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设计差异化的作业任务,既满足基础巩固的需求,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空间。她还展示了如何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陈嘉妮老师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一位原本因学习态度消极、心理状态不佳而陷入困境的学生,通过老师实施的多元化、综合化、人性化评价方式,逐渐找回了自信与活力,实现了教育评价“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她强调新时代教育评价要融入“新意”与“心意”,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与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引导作用,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全面发展。


   传承与创新:从“青蓝工程”到“青蓝工程2.0”  


李翰庭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表示,学校对新进教师的关怀让人倍感温暖,但“新附中 新教育”的高标准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坦言,青年教师在教学经验、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建议学校建立更加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资深教师胡静炜从与学生相处、与同事互助、与家长共情三个维度,分享了她在教学中的经验与创新思考。她认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以“不贴标签”的温度守护每一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激发潜能;通过“青蓝工程2.0”实现师徒双向学习,赋能教学创新;架起家校共育连心桥,凝聚教育合力,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她呼吁教育者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更温暖的行动,助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与革新。


   破局与发展:以“全人教育”理念引领未来   


刘新文副校长分析了当下教育转型形势和政策,表示全体教师要用解构思维进行“全人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优“加减乘除法”,引领学生放大生命格局,提高生命品质。

一是要积极推动互助合作,形成强大的师资合力,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加强校家社协同教育,实现教育效果“加”倍;

二是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优化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聚焦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力求“减”负增效;

三是践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雅礼育人理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持续迭代优质教育资源共融共生,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充分激发学生内驱力,尽显教育“乘”数效应,助力学生多维发展;

四是消“除”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疏导,摒弃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创新特色发展,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会议最后,王唯之校长对各位教师的发言作了全面总结,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期望与要求。

一是理念落实微粒化。学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全人教育”,助力学生“全维发展”,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以问导学,以境育能,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积极行动者;运动中,激活生命场域,展现生命气象,注重以体育人仪式化,以体融乐具象化,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食堂里,突出暖胃供餐,暖心服务,实施倡导节约的“光盘行动”、温暖服务的“热汤行动”、精准营养的“彩虹行动”等三大行动,等等。通过办学理念的微粒化解构实施,让全校师生对学校理念文化悉知悉会,营造“崇礼向雅、养正成学”的校园文化新生态。

二是教育呈现场景化。重视教室、操场、食堂、寝室、学生活动的会场等教育场所建设,场所布置要有氛围,教育活动要有设计,学生参与要有体验,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每一棵草能育人”,把学校的每一个教育场打造成生命绽放和个性张扬的生命场。

三是校家互动沉浸化。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尤其重点办好即将举行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沉浸式聆听附中发展新故事,了解新附中、新教育的发展新气象,亲身感受新附中课堂氛围、体验校园生活,在体验中传递温暖,在碰撞中收获感动,在互动中深化认同,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文字:赵雯姗

图片:宋大勇

编辑:江纯

一审:邹敏

二审:刘新文

三审:刘孟佳 王唯之


 

上一条:新附中 新教育 | “家”校同心共育 向新拔节生“长” 下一条:新附中 新教育 | 名师竞技展风采 “星城”逐梦创未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