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逃生能力,我校于5月14日、18日分别组织教学区师生消防疏散演练和寄宿生夜间消防演练,通过全时段、全场景模拟演练,全面提升了校园消防安全防控水平。
教学区演练:快速有序 师生联动


演练前,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周密方案,明确疏散路线、集合点位及责任分工。5月14日上午9时50分,警报响起后,各班任课教师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指导学生用浸湿的毛巾规范捂住口鼻,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撤离。全体师生在3分钟内安全有序抵达操场指定集合区,班级负责人随即清点人数并逐级汇报,整个过程衔接流畅、组织严密。

▲保卫处主任卢军报告演练情况

演练总指挥王唯之校长充分肯定了师生们展现出的“反应迅速、动作规范、秩序良好、协作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并着重强调要牢记生命至上、牢记科学逃生、牢记日常预防,这三个“牢记”构筑了校园安全的三重保障体系,需要每位师生深植于心、见行见效。王校长指出,此次演练积极响应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主题号召,全体师生要持续强化安全意识,切实提升应急能力,携手构建平安校园防护网。
寄宿区演练:夜间实战 强化应变

针对寄宿生夜间安全管理特点,5月18日晚8时,学校模拟学生公寓楼突发火情开展实战演练,班主任与生活老师协同指挥,组织学生严格遵循“弯腰、捂鼻、贴墙”的逃生要领,按楼层分区域有序撤离。各楼层的防踩踏疏导员维持秩序,校医团队携带急救设备全程待命,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处置。

演练特别设置“实操演练”环节,学校保安团队现场演示了灭火器“提、拔、握、压”操作要领,师生代表在指导下进行了油盆灭火实操。保卫处主任卢军结合校园火灾案例,详细讲解了电器使用规范、火场逃生技巧等知识,反复强调“生命至上,科学逃生”的基本原则。

现场总指挥刘新文副校长指出,经过周密部署和全体师生的协同配合,本次消防演练取得显著成效。疏散过程规范有序,较首次演练在响应速度和组织纪律方面有明显提升,圆满达成“安全、有序、高效”的预期目标,展现了学校“预防为主,生命至上”的安全管理理念,为持续打造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效机制:安全育人 防患未“燃”
经过两次实战演练,我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应急预案得到有效检验。学校将继续通过常态化消防演练、系统化课程教育和协同化家校共育,全方位构筑校园安全屏障,为师生营造平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编辑:赵雯姗
图片:宋大勇
一审:邹敏
二审:刘新文
三审:刘孟佳 王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