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
让雷锋精神化作日常,让志愿服务融入生活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C2201班的谢希娅,非常荣幸能够作为“雷锋少年”的代表进行本周的国旗下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让雷锋精神化作日常,让志愿服务融入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我们了解自己、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最佳途径。
小学二年级时,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是一个“小小银行家”的活动。我们在银行里参观学习,了解银行是如何运转,工作人员是如何数钞票。活动结束后,老师送了我们一套四大名著,鼓励我们继续参加实践活动。那时我心里觉得参加实践活动挺好玩的,不仅学到了课本里没有的知识,还能见识广阔的世界。
后来,我渐渐参加了许多实践活动,直到2021年6月8日我成为了一名“雷锋少年”,我就有更多的途径去参加各种各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次去养老院探访关爱老人。那天,我们去养老院唱歌跳舞,陪老人们聊天,逗他们开心。活动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张奶奶,她虽然有78岁了,但看上去十分年轻,她退休前曾在单位担任文娱委员,所以她很擅长唱歌跳舞。我们了解到这一点时,就立刻放了一首红歌邀请她高歌一曲,她唱得很好听。她说这次我们来,她非常高兴,一个下午她都感觉不到孤独。我们听了非常开心,心里都暖融融的。是啊,这些退休后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缺的并不是物质上的给予,而是精神上的陪伴,他们的儿女可能因工作繁忙,所以没有时间陪伴老人,只能将他们送入养老院。虽然养老院有同龄人作伴,但这哪能比得上亲情的陪伴呢!我想,我一定要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后,我还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活动,如:去党史馆学习红色历史,为高温工作者送水,体验“君子六艺”非遗活动,去消防救援大队学习消防知识、近距离接触消防战士,去浏阳河边参加“守护母亲河”护河行动,参观湖南省科技馆,画说雷锋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月是故乡明”手工制作花灯等等,每一个活动都让我受益匪浅。
“知识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社会实践使我找到了学习和生活的最佳结合点。社会实践让我了解国情、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社会实践让我磨练意志、砥砺品格、熏陶道德情操;社会实践能增强本领,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亲爱的同学们,暑假马上就到了,让我们充分利用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吧!今日我们是学习雷锋精神,把志愿服务融入生活的少年;来日,我们一定是热爱祖国,胸怀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青年!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聆听!
——C2201 谢希娅
【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参加长沙慈善榜发布典礼,让我认识了长沙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

▲去开福区消防救援大队鹅秀站,参加“学习消防知识,致敬烈火英雄”活动,让我进一步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观念。

▲来到乐来红花坡老年养护中心,参加养老院探访关爱活动,引导我们青少年传承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我们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

▲去开福区好人馆旁的浏阳河畔,参加“守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护河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参加行走的团徽-长沙火车站“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了解和体验志愿服务的社会岗位,提高了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力所能及的服务去帮助、关心旅客。

▲走进长沙党史馆,参加“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清水塘的“湘区丰碑”就是最生动的诠释。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来源:校团委
供稿供图:谢希娅(C2201)
初审:刘晓慧 宋大勇
审核:刘新文
编辑:江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