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热点
新闻动态

学校地址:
长沙市开福区福元中路88号

校园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热点 >> 校园新闻 >> 正文

新附中 新教育|校园添新绿 桃李下成蹊

2025年03月14日 09:27  点击:[]

——第47个中国植树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月12日,正值植树节,学校领导与师生们携手共植一片希望之林——“桃李蹊”,为校园增添一抹春意,也种下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片桃李林不仅承载着学校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更象征着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的精神传承。



励志寄语:共建绿色校园,共享生态之美


党委书记刘孟佳在致辞中阐述了植树造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号召全体师生积极投身校园绿化美化行动,从栽种一棵树、养护一片绿做起,让爱绿护绿植绿成为校园新风尚,共同描绘“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美丽校园画卷。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早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植树正当时。沐浴着春风细雨,第47个中国植树节如约而至。为动员同学们投身生态文明实践,共建绿色校园,学校组织了这一次植树节劳动实践活动。虽然春寒料峭,但难挡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都准时来到植树现场,大家的表现让我感动和钦佩,在此,我代表学校向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植树造林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智慧。《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生态保护、生命繁衍的重视,认为在这个时节进行植树活动,是顺应天时、造福万物的善举,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又如《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描绘着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这也与我们今天即将种下的桃树相切合。

纵观古今,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推进的全新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让美丽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鲜明底色。

今天,我们开展这场植树节活动,不仅仅是种下一棵树,更是在播撒绿色希望的种子,传承爱护自然的精神。对于同学们而言,参与植树是一次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宝贵实践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能真切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与艰辛,体会到每一棵小树成长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我们今天种下的桃李树,代表着春天和希望,将在长大附中的校园里生根发芽,等待着来年的花开。这是长大附中学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老师们,同学们,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种下一抹绿,收获满眼春。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校园增添一抹新绿,为大地披上一块绿装,让我们与桃李共成长!

谢谢大家。



环保倡议:践行青春担当,守护绿水青山


学生代表C2302班的肖涵琪同学发表主题演讲,她呼吁同学们以青春之力,播撒绿色的种子,用行动浇灌希望的幼苗,让环保意识在心中生根发芽。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份资源,守护每一片绿意,让绿色化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天已至,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植树节。植树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唤醒环保意识、践行绿色责任的契机。它提醒我们:每片绿叶都是地球的呼吸,每棵树都是未来的希望。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空气污染、水流失、气候变化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植树造林,正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方式之一。树木是地球的“肺”,它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为无数生物提供栖息地。在校园里种下一棵树,不仅是为环境增添一抹绿色,更是为未来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为绿色校园贡献力量呢?植树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首先,我们要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亲手种下树苗,感受生命的成长与自然的馈赠。其次,我们要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从点滴做起。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合理利用纸张等资源。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植树节只是一个起点,环保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我们要将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环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今天种下的每一棵树苗,都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今天践行的每一个环保行动,都是我们对地球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让绿色成为校园的底色,让环保成为社会的共识、

同学们,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让我们与春天有约,为校园添绿,种下希望的种子,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愿我们的校园绿意盎然,愿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寓教于行:解锁科学指南,探索生物奥秘


生物老师肖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植树科普小讲座,她结合桃树的特征,详细讲解了选苗、挖坑、培土、浇水等植树技术要点,强调“根要舒展,土要压实,水要浇透”的关键细节。肖老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践指导,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作为生物老师,我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关于桃树的科学知识,并指导大家亲手栽下这寓意美好的生命之树。

桃树作为蔷薇科植物,既是春天的使者,也是生命教育的天然课堂。它喜光耐寒,根系发达却怕积水,因此我们要选择向阳、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它的生长周期极具特色:春季萌芽开花,夏季果实膨大,秋季积累养分,冬季休眠蓄力。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桃树需要经过足够的"低温需冷量"才能正常开花结果,这也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密码。

接下来,我将分三步讲解种植要点:第一,挖直径60厘米、深50厘米的树穴,底部填入腐熟有机肥;第二,放入树苗时确保根茎交界处与地面平齐,回填土壤要分层踩实;第三,浇透定根水后,用支架固定树干。未来我们要定期观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注意修剪交叉枝和病虫枝。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桃树,更是播撒了三个希望:它是生态文明的绿色基因,是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更是生命成长的观察样本。当明年春风拂过校园时,我们将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桃枝抽出新芽——那将是生命最美的模样!

此刻,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史记》中的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八个字不仅描绘了桃李芬芳自引行人驻足的自然景象,更暗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真正的教育者从不需要喧嚣的宣言,就像老师们日复一日扎根讲台的坚守,像学校年复一年润物无声的耕耘。我们用心血浇灌的每一棵"桃李",终将在岁月中舒展成林;我们以真诚培育的每一位学子,必将用成长的足迹踏出人生的通途。

最后,愿今日我们共同栽下的桃树,与校园中朝夕相伴的师生们一起,在静默中积蓄力量,在时光中书写风华。相信终有一日,这片土地上的灼灼桃华,会与教室里绽放的青春笑脸交相辉映,成就我们教育者心中最美的"蹊径"!谢谢大家!


知行合一:十年树木成林,桃李满园飘香


 

 

王唯之校长为各班颁授树牌,树牌上刻有班级名称和美好的寓意,“雅正树”“凌云树”“学思树”“勤勉树”……每一块树牌,都凝聚着学校对同学们满满的关怀与殷切的期待。


  

  


在书记和校长的带头下,师生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植树活动中,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浇水灌溉,共同为校园增添新绿。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一棵棵新栽的树苗在校园里昂然挺立,焕发出蓬勃生机。


      

  


各班学生将树牌挂在自己亲手栽种的树苗上,让每棵树都有了专属的“身份”,也让同学们与树木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联系。合影留念、镜头定格,笑容与绿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树造林不仅是一项绿化工程,更是一项育人工程。我们相信,在这片桃李芬芳的希望之林下,长大附中的学子们如沐春风,汲取养分,终将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撑起祖国发展的广阔蓝天!



文字:赵雯姗

视频拍摄:覃美云

图片/视频剪辑:宋大勇

编辑:江纯

一审:邹敏

二审:刘新文

三审:刘孟佳 王唯之

 

上一条:新附中 新教育 | 长沙这所学校的“诚信课堂”很新潮! 下一条:新附中 新教育 | 从幕后到台前:我校教辅团队开启“品牌化建设创新服务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