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创新实践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长大附中首届学科节活动总结
教科室 梁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截至上周四第七节课结束,历时42天,覆盖14个学科、吸引全校所有肄业年级学生关注的学科盛宴——长大附中首届学科节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让我们来共同回顾首届学科节的精彩历程。
这是一次学科跨界的大胆尝试,一场师生共创的智慧盛宴,更是新教育、新附中理念的生动实践。教研组全员参与,通过多元化的学科活动,展现了附中师生的智慧与活力,彰显了学校发展的新势力与新思路!
本次学科节,各学科组立足自身特点,设计了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具的活动,让知识走出课本,让学习充满活力:
语文组、英语组的双语朗诵,用语言架起文化的桥梁,让经典在汉语与英语的交融中焕发新生;
数学组的趣味数学竞赛与解题能力大赛,让逻辑思维与竞技热情碰撞,展现了数学的无限魅力;
物理组的趣味实验秀,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可视、可感,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欲望;
化学组、政治组的手抄报汇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知识在创意表达中深入人心;
生物组、地理组的手工模型制作,将微观细胞、山川地貌搬进校园,让科学触手可及;
历史组的投壶体验,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历史的厚重;
体艺组的校园吉尼斯、环校马拉松、定向越野,让体育与智慧结合,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信息组的525心理主题月活动,用科技赋能心理健康,让成长更有温度。
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各学科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学以致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面,我将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本次学科节。
第一个关键词:跨界
学科节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我们看到了:
中国与世界的对话:语文组英语组的双语朗诵让东西方文化碰撞出迷人火花;
科学与艺术的联姻:物理组用实验演绎了光与影,生活与科学间的最美距离;
传统与创新的交融:历史组与体艺组的活动结合,给传统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这些创新实践,正是未来教育应有的模样——无边界,更精彩!
第二个关键词:参与
本届学科节创造了三个前所未有:
1.参与面最广:14个教研组全部参与,覆盖全校所有肄业年级;
2.互动性最强:学科竞赛吸引全校85%学生报名,创附中单项活动之最;
3.成果最丰硕:收到学生创意作品526件,其中129件作品获学校展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制作的生物和地理模型得到了校长开放日交流活动中校长们的一致赞誉,真给力!
第三个关键词:成长
学科节不仅是展示的舞台,更是学习的第二课堂:
我们看到了钻研精神:数学解题能力大赛和英语学科能力素养大赛中同学们钉钉子精神;
我们见证了团队力量:物理组全体教师和实验员一起,积极准备各项实验器材及设备;
我们收获了意外惊喜:初中语文和初中英语组的双语朗诵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和有趣的灵魂进行了深度交流和对话,看过直呼过瘾。这些成长故事,正是学科节最珍贵的礼物!
同学们,学科节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这些天的精彩,更在于它点燃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视野。它告诉我们:
学习可以很有趣——知识不只在书本里,更在实验中、在赛场上、在创意里;
成长可以很全面——学科融合让我们既懂科学,也爱人文;既能思考,也能实践;
未来可以很精彩——今天的探索,正是明天创新的种子。
老师们,同学们,站在国旗下,我们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展望未来。新附中的教育,正在以更开放、更创新、更融合的姿态向前迈进。让我们继续保持这份热爱与探索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与活动中,创造更多精彩!
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所有为学科节付出的老师和同学!愿学科精神永驻,望创新之火长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