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传统文化之美,扬文化自信之帆
田婵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意义深远的话题——“品传统文化之美,扬文化自信之帆”。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这个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情感。我们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用这些传统习俗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名中华儿女,让我们深知家国情怀的分量。那鲜香软糯的粽子,是我们对屈原的怀念,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飞驰的龙舟,展示了团结的力量,彰显着拼搏的精神。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奋斗中,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春节的鞭炮声、清明的细雨、中秋的明月,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古诗词如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丽,“举头望明月”的深情,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还有剪纸、刺绣、陶瓷等传统技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拥有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推动中华文化创新与发展。
在此,我向大家发出倡议:让我们积极投身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中。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里,学习包粽子、佩戴香囊,了解屈原的故事,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经典名著,了解历史故事,学习传统礼仪。在传统节日期间,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校里,参加传统文化社团,学习传统技艺。在社会上,向身边的人宣传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学们,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让我们一起品味传统文化之美,扬起文化自信之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