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沙大学附属中学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热点 -> 国旗下的讲话 -> 正文

第3周 梦虽遥,追则能达

发布日期:2025-02-24  来源:   点击量:

梦虽遥,追则能达

教科室 梁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清晨的国旗冉冉升起,像一团炽烈的火焰,映照着每一双仰望的眼睛。此刻,我想起诗人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当我们站在国旗下,或许也可以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心中常怀悸动?因为我们对未来、对梦想,爱得深沉。

追梦,是刻在民族血脉里的印记。  

翻开历史的书页,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执着,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从张骞出使西域、踏出一条丝绸之路,到钱学森跨越重洋、用一颗赤子之心点亮“两弹一星”的辉光……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本就是一部“虽千万里,吾往矣”的追梦长卷。他们用脚步丈量荒原,用笔墨书写星河,用生命告诉世人:山高有径,海阔有舟,梦虽遥,追则能达。

追梦,是青春最美的注解。  

同学们,你们是否读过《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在煤油灯下读书的身影?是否听过徐霞客“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誓言?梦想的珍贵,不在于它是否触手可及,而在于它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常里,活出“不平凡”的质地。或许你的梦想是解开一道数学难题,是写下一首动人的诗,是站在赛场上为校争光……无论大小,请像苏轼笔下“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的孤松一样,在每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晨背诵单词,在每一个灯火阑珊的深夜演算公式。当你为梦想倾注心血时,时光会悄然将“不可能”的藩篱,拆解成一级级向上的阶梯。

追梦,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百年前,一群青年在南湖红船上点燃星火;今天,神舟飞船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直上九霄。站在国旗下,我们不仅是追梦的个体,更是接力的“后浪”。当我们谈论梦想时,它不仅是书桌前的目标,更应是一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胸怀。就像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们的梦想,应当与民族的复兴同频,与时代的浪潮共振。

同学们,梦想的距离,从来不是用里程丈量,而是用坚持的脚步去书写。 你看—— 敦煌的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依然璀璨如新,因为一代代画工以匠心守护;珠峰之巅的雪莲傲立于绝壁,因为它的根系早已在冻土中默默扎根了百年。追梦的路上,没有“来不及”的年龄,只有“不敢追”的犹豫;没有“太遥远”的终点,只有“不肯走”的懈怠。

最后,愿我们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信念,以“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豪情,在国旗下许下誓言:  

纵使长夜茫茫,我做自己的炬火;  

哪怕道阻且长,我必步履不停。  

因为梦的远方,必定是追梦人终将抵达的故乡!

谢谢!


联系我们

长沙大学附属中学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元中路88号
邮编:410022

版权所有©2025长沙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