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面对面第九期暨青年教师成长赋能沙龙

当教育的初心与成长的渴望相遇,一场教师关于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的温暖对话就此展开。11月4日下午,我校举行以“以心聚力 以行致远”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成长赋能沙龙,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工会委员与全体青年教师齐聚一堂,共享教育智慧,凝聚奋进合力。

▲主持人:任柳老师
薪火相传:一纸聘书,一份使命

活动现场,学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会宣告正式成立。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学校工会主席、副校长赵波为研究会首任会长蔡资也老师颁发了聘书。

接过聘书后,蔡老师首先对学校的信任表达了衷心感谢。他表示,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更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共同面对“如何站稳讲台、实现价值”的成长课题。研究会将致力于打造一个经验互鉴、资源共享、互助共进的平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心灵港湾:一场分享,一次启迪

学校心理教师颜屹嵩以“探寻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题展开分享,引导大家向内审视,找到职业生命中那份最根本、最持久的内生动力。
她结合青年教师常见的压力调适、职业认同与师生沟通等困惑,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学视角与实用建议。整场分享氛围轻松、互动频频,为在座教师带来了深刻启发与温暖的心灵支持。
成长回响:一段讲述,一路芬芳
罗倩文、向诗洁、邓安琪、曾泽四位青年教师代表,依次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班级管理、专业学习及职业感悟等方面的成长故事与心得体会。他们的故事是个人成长的缩影,也是集体力量的群像,共同汇聚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动能。
共绘蓝图:一场对话,一个未来
在“校长面对面”环节,青年教师们踊跃发言,就个人发展、教学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困惑。
校领导与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一一作出回应,不仅解决了现实关切,更明晰了前行方向。

在总结讲话中,王唯之校长围绕“减压”“引领”“成长”“向未来”四个关键词,给青年教师们提出了四条发展指导建议:
一、直面成长焦虑: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坐标
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的“本领恐慌”“角色困惑”与“教育焦虑”三重挑战,应通过案例反思、技术赋能与同伴互助,实现从“经验型”向“反思型”“创新型”教师的跃迁。
二、把握成长规律:在专业发展中实现突围
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阶段,学校将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一是适应阶段,要夯实基本功,在常规教学中修炼内功;二是发展阶段,要拥抱新技术,在数字化转型中抢占先机;三是成熟阶段,要突破舒适区,在改革实践中锻造能力。
三、构建成长生态:在学校发展中实现共赢
为支持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将着力打造“学术研究、实践创新、导师引领”三大平台,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个人与团队协同共进的成长体系,全面激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
四、立志教育创业:在伟大时代书写华章
当前教育领域正涌现出许多“教育创业者”,这些新角色要求我们具备三种关键思维:用户思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像研究用户需求一样深入理解学生;迭代思维,倡导教育创新应基于师生反馈不断完善,持续优化;生态思维,致力于构建开放共生的教育新格局,通过跨界融合拓展教育可能。
最后,王校长向全体青年教师提出三点期望:做理想者,坚守教育初心;做先行者,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做学习者,构建“T型”知识结构,保持终身学习。
活动尾声,现场举行了“国培授课专家”聘书颁发仪式。一纸聘书,承载的是薪火相传的教育使命。一份责任,将激励全体教师在育人征程中砥砺深耕、行稳致远,共同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编辑:赵雯姗
图片:宋大勇
一审:梁莹 邹敏
二审:李继芳 周晖
三审:王唯之